首页 / 科技周边 / 正文

十二时辰对应的时间表 

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时间划分方式,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,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。以下是十二时辰对应的时间表:

1. 子时(23:00—01:00):夜半,又称子夜、中夜,是一天的开始,适合睡觉保养身体。

2. 丑时(01:00—03:00):鸡鸣,肝经当令,保证此时的睡眠有助于养肝胆、养血。

3. 寅时(03:00—05:00):平旦,黎明之时,气血流注肺经,此时睡眠有助于气血平均分配。

4. 卯时(05:00—07:00):日出,太阳升起,适合起床锻炼,有助于排毒。

5. 辰时(07:00—09:00):食时,吃早饭的时间,古人“朝食”之时。

6. 巳时(09:00—11:00):隅中,临近中午,太阳逐渐升高,天气开始变热。

7. 午时(11:00—13:00):日中,又名日正、中午,太阳最高点,适合午餐休息。

8. 未时(13:00—15:00):日昳,太阳偏西,适合小憩或处理事务。

9. 申时(15:00—17:00):哺时,又名日铺、夕食,适合第二次进餐,猴子活跃的时间。

10. 酉时(17:00—19:00):日入,太阳落山,适合结束一天的工作,准备晚餐。

11. 戌时(19:00—21:00):黄昏,天色渐暗,适合家庭团聚,狗的活动时间。

12. 亥时(21:00—23:00):人定,夜色已深,人们停止活动,安歇睡眠。

这些时辰不仅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时间的划分,还与十二生肖相结合,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。例如,子时与鼠相联系,成为“子鼠”,而丑时与牛相联系,成为“丑牛”。这种划分方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
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,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